近日壹頻道推出VOD

積極在自己的媒體以及OOH進行曝光,

當然也吸引了不少的消費者申辦,

畢竟是以免費發送機上盒為號召,企圖搶攻媒體版圖最缺的那一塊,

而黎老闆也是信心滿滿的勇往直前,

要養活動輒兩三百人的動畫團隊跟一線的新聞主播,

每日開門燒的錢與機上盒的發送比起來,

這機上盒的免費提供,也就顯得順理成章,

至少,看準消費者貪圖免費這塊,

多少能幫壹頻道創造一些產品初期聲勢,

但這是目前唯一解決之道嗎?


我並非很瞭解壹頻道與MOD間的合作為何會破局,

或者說從來就沒談過。

嚴格講起來這兩個“數位電視台”,

一個極度缺乏新聞及綜藝內容,

但挾帶電信龍頭的優勢,

裝機戶數為全台之冠,

花錢購買真正HD節目一點也不手軟;

另一個擅長新聞及綜藝娛樂的操作,

在平面媒體上所向無敵,

卻苦苦等不到NCC的一紙開播狀。

倘若這兩者當初能夠談成,

那麼所創造的三贏:

MOD多了好看的新聞以及扒糞綜藝新聞電視化,

開機率應該會大大提昇才對;

壹頻道也能將旗下的頻道一一開播,

解除NCC的緊箍咒;

最重要的是台灣450萬有線收視戶,

兩千多萬的電視收視群體,

方可看到什麼叫做用心做出來的有看頭的節目(或許並非一定),

進而刺激有線電視這個龐大的恐龍組織,

使得整體產業的水準向上提昇。

如此,雙方的合作效益應當會極大化才是。

畢竟雙方後來沒合作,

壹頻道也背水一戰的推出VOD

市場上的同質性產品當然有很多,

但以目前的聲勢來看,

MOD首當其衝,最有資格成為VOD第一個假想敵

VOD絕不會將MOD放在眼裡,因為VOD要吃的絕對不是MOD70幾萬裝機戶,而是擁有一年三四百億規模的450萬收視戶的有線電視大餅)。

所以,今天就先從這兩台系統上進行分析。

 

工業設計

首先是硬體的部份,以外觀來看,

 MOD較像是一台小電腦,黑色的外殼,

以及具基本功能的開關機,頻道選擇,音量大小等按鈕,

還有MIC入力,金融卡插入口,後面有色差端子,

 HDMI端子等現行高畫質電視配備用的出力,

 AC孔,網路線插口,可說是滿進階的一台硬體;

VOD藍色塑膠外殼,體積雖小,

約為MOD1/4,但就外觀上來看,

僅有開關機功能,後面有傳統的AV端子及HDMI端子,

網路線插口以及AC孔,

MOD相較簡單許多。

遙控器的部份,

MOD的遙控器外觀顯然不如VOD的有趣,

為一般的樣式,不太有科技化的感覺,

但具數字鍵,各種不易辨別功能性的顏色鍵

(如:紅,綠,藍,黃等需對應選單中的功能方能有動作),

快轉,倒帶,play & pause功能鍵,

選單用的方向鍵及確認鍵,些許複雜,

但對於現行使用高畫質電視的族群來看,

操作模式並不會陌生。

VOD的遙控器外型則與Wii雷同,

搞不好是同一間工廠出品,

按鈕的編排有紅蘋果及藍蘋果,

主要是控制新聞台及綜合台,

另有方向鍵及確認鍵,

在數字鍵的部份與手機類似,

 1-0的數字中亦有英文及注音符號可供變換切替使用。

個人操作來下認為MOD的遙控介面趨近於現行電視的操作,

使用經驗的移轉較VOD來得容易。

 

 

選單介面

在軟體介面的部份,MOD有完整的選單模式,

一般電視頻道,高畫質專區,電影,綜合,教學,金融理財等,

完整性高。

 VOD則有新聞,綜合,電影,以及各項功能設置區塊,

在選單畫面上不如MOD的完整,

這無可厚非,畢竟MOD出來的時間也有三年左右,

很多功能介面都經過不斷地改良,

因此相較之下VOD初期的狀態確實遜色不少,

這邊會建議黎老闆得好好想想功能介面的設計及人性化該如何強化。

 

轉台流暢度

另一個個人認為急需改進的面向在於VOD選單的流暢度,

MOD的操作來看,選單的流暢度與現行電視使用行為差異不大,

隨選隨轉,並不會有嚴重的延遲現象,

尤其在頻道的轉換速度,

跟一般的有線電視之間的切換一樣十分順暢;

反觀VOD,光從新聞台轉換到綜合台,

聲音雖然過2-3秒會出現,但畫面會停滯成黑畫面,

約需要5-8秒時間方能轉換成功,

這一點遜色MOD太多,

以現代人的收視習慣來看,

轉台的心態多數來自於多接收訊息,

快速瀏覽,深怕錯失接收任何資訊的機會,

例如:新聞台之間的轉換,

戲劇台之間的轉換,電影台之間的轉換

因此MOD的選換速度很明顯的可以滿足觀眾的使用行為。

現行多數的高畫質電視,

在轉台速度上不及以往CRT電視,

已經被詬病許久,雖不會成為購買與否的主因,

但至少是在觀賞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,

也是觀眾認知的一個重要環節,

沒想到VOD並沒有將此納入考量,十分可惜。

 

影片回溯功能

包括2008京奧,2010世足杯,

都讓我感受到MOD申辦後的便利性,

因為所有錯過的畫面,

均可以用影片回溯功能進行補看。

甚至在播放中亦可同時回溯,

回溯或快轉的畫面,

與以往操作DVDBD相同,

可根據畫面進行觀看點的對照,

講得更精確一點是觀眾的使用行為顯然以畫面為主,

多數消費者較不會紀錄自己看的時間點,

例如:觀看影片,總影片長144分鐘,

觀看到76分鐘時因事停止收看,

但後續回溯時,鮮少觀眾會以數字進行回溯,

多數是以快轉方式回到當初觀看的片段。

在這一點上VOD的回溯其畫面是靜止的,

但時間表會進行快速轉動,

不過最終還是很難確認到最後收看的時段,

以個人的使用行為來看, 

VOD 這點遜色於MOD的回溯功能。

 

影片畫質與流暢度

影片的畫質應該是多數人選擇使用機上盒的原因之一,

透過機上盒走數位線的方式,

將影像進行數位的傳輸,減少失真,

這是現行無有線頻道很難追上的畫質品質,

VOD的高畫質感覺較像是SD

並未到達真正HD的畫質;

在影片的流暢度部份,

以上週六觀看“全面啟動”的不好經驗作為對比,

過往選擇MOD

無論在一般頻道或是特定專區頻道(如電影隨選隨看),

影像及聲音完全不會Lag

與一般收看有無線電視無異,

但收看VOD”全面啟動的一個多小時裡,

Lag了至少五次以上,

而正常的壹新聞頻道及綜合頻道,

也多少會出現這個況狀,

不知道是因為同時間開機數的爆量,

還是原本就存在而急需解決的問題,

總之在這幾天的觀看裡,

Lag已經成為家常便飯,

MOD的流暢度相較,

也是遜色許多;

讓我不禁想到學生時期一群人窩在學長房間看電影,

遇到VCD解析度稍差或是影片突然停格時幹聲四起的畫面,

真熟悉。

 

節目內容

顯然就這一點來講,

VOD在"新聞"的內容上鐵定獲得壓倒性的勝利。

若把VOD的壹新聞當作綜藝娛樂新聞來看,

那麼確實是滿有看頭的,

因為光上週報導郵差被狗追的3D畫面示意,

我就快笑翻了,

幸好沒有把“補教人生”搬出來殺傷力可能更強!

但是,絕對絕對不要把這種新聞當“新聞”看,

大家排解一下煩躁的現代生活也就足夠。


反觀MOD,像樣的中文新聞台一台都沒有,

寰宇新聞猛一看還以為是Local的新聞台,

與大台中新聞台,大西瓜新聞台之類的製作水準差不多。

但一些國外的新聞台可就很厲害了,

如半島,亞洲,德國等,顯然國際觀是滿夠的。

不過老外裝MOD 的應該有限,

而具國際觀視野的老台應該寥寥可數,

看起來MOD這一把如意算盤又打錯一次


至於壹頻道VOD綜合性頻道,我原本會有極高的期待度,

試想一間專門在綜藝新聞上扒糞扒到黃金都扒出來的媒體端,

影像化後應該是很有看頭的,

沒想到並不如預期的對我有所衝擊,

充其量只是將八卦新聞節目化而已,

要不就是談話性節目,要不就是益智娛樂節目,

這點應該很難吸引到太多人的注目,

因為在有線電視上,同質性的節目太多太多了!


VOD電影台現在最大的噱頭就是”Free” & “Flash”

我承認很多片子都還滿新的,

但倒也不是新到與院線片並駕齊驅的境界,

若是如此,則與MOD相較,

那差異就只有MOD需要花70-80塊租看片子,

VOD不需要罷了!

因為這兩者新片的規格,遠遠遜色PPS許多,

而外買3000-4000元左右的硬體,

基本上已經可以用HDMI連接電視收看PPS影片,

Flash可不是VOD或是MOD可以比得上的。

回過頭來看其他內容,

MOD開台早,所以節目面向廣,

這也是VOD需要急起直追的,

畢竟你黎老闆已經將機子推出來,

若不趁觀眾還有熱度的時候,

多弄點有口碑的節目,

光靠會Lag的新聞台跟與期待有所落差的綜合台來撐,

可能很難滿足台灣的胃口被養大的觀眾。

 

其他

目前對於MOD最讚不絕口的功能,

非家庭金融理財莫屬,

在家裡透過MOD就可進行轉帳,匯款,線上繳費,查詢餘額等,

這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,

還真是一項便利的功能,

VOD的硬體設計來看,

未來能被加入這個功能的機會等於0

VOD透過信用卡免費申裝,未來的付費機制會從信用卡著手,

這與MOD是本質上的不同,

或許是產品定位的不同導致,

但總覺得既然是數位機上盒,

那麼還是要把互動的可能性都放進去,

不管現在用不用得到,也才像話些。


以上純粹是從個人的觀點,

來分析財大氣粗卻不知長進的MOD

以及狗急跳牆一切急就章的VOD兩者之間的差異,

或許不夠客觀有欠公允,但偶作評論卻也快哉,

如看倌們有任何意見,都歡迎去信這兩個單位發表發表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